“AI时代的翻译与翻译研究:挑战与机遇”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5-27浏览次数:136


526日上午,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必赢线路检测3003、绍兴市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承办,杭州中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年会暨‘AI时代的翻译与翻译研究:挑战与机遇’学术研讨会”迎来了精彩纷呈的第二阶段主旨发言并圆满闭幕。

主旨发言环节邀请了六位国内权威专家,分别为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屈文生教授、中山大学邵璐教授、深圳大学蔡新乐教授、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子满教授。六位专家的主旨发言分别由河南大学刘泽权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黄焰结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深圳大学张吉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许多教授、绍兴文理学院胡朋志教授主持。

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发表题为“应用翻译研究:应用翻译与翻译应用”的主旨发言。傅教授首先指出当前翻译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强调明确翻译概念和分类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学科的分类概念不成熟,那么该学科本身也不成熟。他进一步探讨应用翻译的研究范畴,提出应用翻译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和文化现象,不应仅限于文本的直接转换,而应包括更广泛的社会实践和文化实践,即翻译应用。此外,他还提到翻译作为专业和学科的发展问题,认为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和实践都应得到充分重视和发展。最后,他呼吁更多的系统性研究和跨学科合作,以推动翻译学的进步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


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作主旨发言


华东政法大学屈文生教授以“‘国际法'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接受”为题,指出清末民国的国际法翻译对近代中国法学知识的发展与转型具有重要影响。他指出“国际法”一词在中国的翻译和接受基本上经历了从“各国律例”到“万国公法”“公法”“交涉法”,最终确立为“国际法”的历程。他强调,尽管西方国际法的汉译对近代中国法学知识的转型起到某种构建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近代中国通过翻译就可以建立起法学知识体系。他认为,构建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离不开翻译,因为翻译总可以提供某种参照物,但又不能完全依赖翻译。


华东政法大学屈文生教授作主旨发言


中山大学邵璐教授围绕“茅盾文学获奖作品英译与国际传播”这一主题,分享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译及国际传播的最新研究成果。邵教授指出,随着数字化、在线化趋势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她强调使用数字人文技术挖掘文学作品的传播效果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国内外数据库、图书馆馆藏量以及读者和专业评论家的评价,她分析不同翻译版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她特别指出,尽管某些作品如《芙蓉镇》和《长恨歌》在海外获得较高关注度和评价,但整体而言,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传播仍存在局限,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策略。此外,她还提到利用情感分析技术来量化评估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和接受度的可能性。


中山大学邵璐教授作主旨发言


深圳大学蔡新乐教授的主旨发言围绕“‘驿’‘绎’与‘译’:中国传统翻译观的再认识——从《重写翻译史》的相关问题谈起”展开,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翻译史及其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他首先分享自己发现并纠正关于关涉译事的一个重要字眼理解的错误,这一发现极大影响他对中国古代发展史的基本认识。接着,他详细讨论先秦至汉末期间的翻译活动,特别是佛经传入之前的相关翻译工作,认为应当重视战略意义上的翻译研究,尤其强调翻译在文化传承和语言转换方面的重要性。此外,他还提到具体的文献问题和研究方法的争议,强调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对于整个翻译史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最后,他对当前翻译研究和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研究方法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深圳大学蔡新乐教授作主旨发言


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的主旨发言以“数智人文时代,翻译教师如何守正创新?”为题。陶教授指出,随着数智人文的兴起,翻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她强调,数智人文时代的翻译教育应重视数据的运用和智能技术的整合,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具,改变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学术视野,并激发学术潜力。对于翻译教师而言,陶教授提出了“守正”和“创新”两大关键词。她表示,守正意味着坚持语言教学的人文性,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保持翻译的艺术性。创新则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和内容,利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等工具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特别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的需求。


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作主旨发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子满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传播的自主性与文学性—以莫言为例》的主旨发言。通过分析英语国际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相关数据及语料,韩教授揭示了莫言作品在海外学术界的传播现状。他指出,莫言的国际传播呈现出“二元分立”的局面。中国学者是推动莫言国际学术传播的主力军,但传播的焦点过分集中于翻译,对莫言作品的文学性挖掘不足;海外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发声相对较少,有些还做了过多的政治解读。由此,他呼吁我国文学界应该更多地参与到文学“走出去”,同时加强对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引导与探讨。


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子满教授作主旨发言


六位专家的主旨发言之后,进入闭幕式环节。议程包括分论坛汇报、大会总结、闭幕致辞和下届承办单位代表发言四个事项,由我校必赢线路检测3003副院长徐英教授主持。

首先,四个分论坛主持人分别进行了汇报。分论坛一“人工智能、数字人文与翻译研究”的汇报聚焦于AI技术在翻译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涉及利用AI工具进行翻译和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经验交流,探讨典籍翻译、文学翻译以及网络文学等方面的翻译研究;分论坛二“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与翻译史研究”的汇报聚焦人才培养、文化传播、本土化建设等话题,强调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播的重要性;分论坛三“话语构建、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的汇报聚焦于文学翻译和翻译史的研究,提及关于不同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的翻译分析;分论坛四为“青年学者论坛”,强调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汇报内容涵盖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的翻译分析,展现翻译学子的研究视野和探索精神。


分论坛一主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高彬教授进行汇报

分论坛二主持人安徽师范大学张德让教授进行汇报

分论坛三主持人必赢线路检测3003赵吉鹏副教授进行汇报

分论坛四主持人浙江大学张慧玉教授进行汇报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会军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孙教授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对开幕式上诸位领导和专家的致辞给予高度评价。接着,孙教授就主旨发言、分论坛研讨、主编论坛等环节进行整体回顾和总结。她认为,主旨发言报告内容丰富紧凑、高屋建瓴,为如何利用AI技术推动翻译教学和研究提供新思路;分论坛研讨围绕丰富多样的议题展开,体现翻译研究领域的新动向;主编论坛提供与学术期刊主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提升学术研究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孙教授鼓励学者们正视挑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翻译研究相结合的新路径。最后,她对必赢线路检测3003表示衷心感谢,并对所有参与本次会议筹备和组织的所有人员表达谢意,并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相聚,共同探讨翻译的无限可能。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会军教授作总结发言


我校常务副校长魏小琳教授致闭幕辞。魏校长首先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她代表必赢线路检测3003向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表达深深的谢意。她表示,此次研讨会汇聚国内30余位知名学者和多位核心期刊主编的莅临指导,体现会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研讨会紧扣时代脉搏,针对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应用、翻译教育的革新、AI时代翻译人才的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现研究的前沿性和实践性。会议内容丰富,涉及多个与翻译学科发展紧密相关的话题。最后,她希望所有参会代表和专家学者能常来我校交流指导,共同推动翻译学科的进步和繁荣。


必赢线路检测3003常务副校长魏小琳教授致闭幕辞


闭幕式的最后,下届承办单位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对本次年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感谢王克非会长、查明建理事长对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院的信任,表示浙江越秀外国语为其打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并诚邀各位老师和同学明年相聚西安。


下一届承办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作表态发言


至此,本届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大会以“AI时代的翻译与翻译研究:挑战与机遇”为核心议题,采用线下会议和图片直播形式举行,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交流研讨的平台,汇聚了众多领域内的权威专家、知名学者,以及多家核心期刊主编的真知灼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实践、教学和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索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提升翻译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提升翻译产品的质量与传播效果。


/必赢线路检测3003 殷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