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故居

发布者:华晓霞发布时间:2024-01-17浏览次数:17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是绍兴首批国家级文保单位。“秋瑾故居”匾额,革命家何香凝女士所题。隐门上的对联“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是秋瑾就义时一位无名氏所写贴于秋瑾就义之处。

 “和畅堂”是家族举行重要仪式之所。东首里间是秋瑾的卧室兼书房。正中悬挂秋嘉禾的对联:云喷笔花腾虎豹,风翻墨浪走蛟龙。侧有秋瑾的男装照片和一把龙泉剑。在床后还有个密室,这是秋瑾存放枪支及秘密文件之所。临窗的书桌上还保留着秋瑾在就义前所起草的《光复军起义稿》及她所使用的文房四宝外一间为餐室,墙上有盟友吴芝瑛女士所赠的对联: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西首一间是会客室,这是秋瑾召开革命会议的场所。
第三进东首是书房间,西首则是秋瑾哥嫂秋誉章与张淳芝的卧室。秋誉章曾加入过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他支持并参与秋瑾等组织的革命活动。张淳芝与秋瑾感情深厚,在秋瑾经费困难时,变卖自己的首饰以资助秋瑾从事革命活动

 第四进西首为家塾,墙上悬挂着秋学礼对后代训:善读书,妄求;可以安贫,可以乐道。东首为秋瑾父母的卧室。父秋寿南曾中过同治举人,应聘于台湾抚案,又因劳绩被提升,后来分签到湖南。
最后一进厨房,这是秋瑾得知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后连夜焚烧文稿之处。花园是秋瑾少女时期练剑习武之所。
秋瑾生平事迹展厅原是故居的侧厢房,进门是秋瑾的半身汉白玉雕像,上首悬挂着孙中山的题词“巾帼英雄”。

 秋瑾出生1875,从小随祖父、父亲游历福建各地。但清末的厦门已是《南京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从小秋瑾就看见外国传教士肆意欺压中国百姓这激发了她的爱国之心。1893父亲秋寿南湖南认识了当地富豪王黻臣。1896年秋王两家联姻,婚后秋瑾夫妇就居住在“义源当铺”。婚后秋瑾发现丈夫王子芳是个纨绔子弟,夫妻两人“琴瑟相异”1897年生下儿子王沅德后,王子芳捐官“工部主事”携秋瑾前往北京。此时北京动荡不安八国联军侵华,王子芳不得已带秋瑾回湖南。此时秋瑾读了《革命军》、《浙江潮》等进步书刊,启发民主思想。清政府签下《辛丑条约》后,战事结束,王子芳回京复职。在北京她结识了丈夫的同僚廉泉之妻吴芝瑛女士。吴芝瑛思想倾向于维新,鼓励女子接触世界,她的思想对秋瑾革命前期影响颇深。通过她的介绍,秋瑾有机会和一些进步人士交往,后来秋瑾冲破阻力去日本自费留学!

 到日本后秋瑾入读东京实践女校,课余秋瑾组建共爱会,参加演说练习会,为了发挥女子在战争中的作用她还翻译了《看护学教程》。
1905
回国筹措学费与省亲并由徐锡麟的介绍参加了光复会6返回日本后,与孙中山先生相见,加入了同盟会。

1906年底清政府勾结日本政府对颁布了《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陈天华自感救国无望而蹈海自尽,以秋瑾为代表的学生认为要斗争到底,全体撤回国以示抗议。在秋瑾感召下一部分留学生回国

 回国后秋瑾在南浔浔溪女校任教,浔溪女校校长徐自华、徐蕴华两姐妹就是在她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1907她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

1906年初,徐锡麟为打入清政府内部,捐官去安徽,而把大通学堂托付给秋瑾,二人在杭州相约在浙皖相互呼应共同起义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英勇就义。秋瑾得知后不顾亲友劝阻提前起义,1907713日清兵“围剿”大通学堂,秋瑾在掩护战友离开后束手就擒。知府连夜提审秋瑾,可秋瑾却丝毫没有屈服写下“秋雨秋风愁煞人”。知府贵富伪造供词,将秋瑾草草判刑。1907715日秋瑾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

 秋瑾被后,革命战友按其生前愿望把她安葬于西子湖畔。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杭州祭奠秋瑾时感慨的写下“巾帼英雄”,不久在徐自华的努力下在杭州成立了“秋社”、“竞雄女校”在绍兴建立了纪念碑及故居等,还出版了各种书籍和电影。各界人士在不同时期都为她留下了墨宝!